国内外大豆市场空头信息不断,南美大豆丰产、美豆新季面积创纪录,国内传言国储要出售2011年产大豆,再加上原油价格破位下跌的拖累,令笔者担忧未来三个月大豆价格将有大幅上跌可能。
美豆种植面积预期增加
据艾伦代尔公司首席商品策略师Rich Nelson称,考虑到今年春季美国大豆播种面积预期增加,多头们可能指望全国大豆单产达到趋线水平(47.1蒲式耳/英亩)或者更低,来阻止期末库存增加。
根据趋线单产47.1蒲式耳以及今年的单产52.6蒲式耳,该公司得出49.8蒲式耳,这可能提振大豆期末库存增加1亿蒲式耳。
未来几个月全球和美国供应将会增加,因此在没有重大天气问题的情况下,大豆价格很难维持飙升行情。我们预计初夏11月大豆期约有可能一路跌至8.84美元。虽然7月和8月期间大豆价格有上涨机会,但是未来三个月豆价有可能出现大幅下跌,农户应当出售全部剩余的陈豆,并趁着价格反弹预售新豆。
南美丰产压力持续释放
巴西目前收割进展顺利,咨询公司Agrural数据显示,截至3月16日,巴西收割率已达62%,较上周提高6个百分点,略高于2016年同期的61%。受益于正常的收割进度与装船迅速,未来数月巴西将成为全球大豆市场供应的主角,尤其是在雷亚尔升值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巴西大豆出口成本的传统优势逐步体现,目前国内到港巴西大豆的进口成本较美豆低6美元/吨左右。
阿根廷方面,虽然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继续维持对当季大豆5480万吨产量预估不变,但当前良好的墒情为单产提升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按照当前的天气预报模式,未来阿根廷大豆产量预估上调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抛售传言增大供给压力
数据显示,3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将超过650万吨,4月份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
与此同时,市场上关于大豆国储拍卖的传言又出了新版本,之前市场都是热议2013年大豆出库,分析质量、价格后普遍认为操作可行性较大。但现在的新版本却变成了国储准备出2011年的大豆,而且还是由中国油脂公司执行出售事宜,并不在中储粮进行拍卖出售。而2013年的大豆还会进行拍储。显而易见,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