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瑞典两国看上了中国的家禽市场,荷兰希望能够打开中国的家禽市场,瑞典则希望加大中瑞在农业食品业的双边合作,期待达成瑞典向中国出口养殖鸡产品的双边协议。
自从习近平主席结束英国之行后,多个欧洲国家领导人进行密集访华,其中荷兰王国国王威廉-亚历山大10月25日至29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德国总理默克尔将于10月29日至30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奥朗德将于11月2日至3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份一个由瑞典农村部,瑞典食品安全局组成的代表团将访问中国。
这些欧洲国家访华的主要目的最多的是贸易,想打开中国的市场。其中荷兰、瑞典两国看上了中国的家禽市场,荷兰希望能够打开中国的家禽市场,瑞典则希望加大中瑞在农业食品业的双边合作,期待达成瑞典向中国出口养殖鸡产品的双边协议。
荷兰国王访华 盼打开中国家禽市场
荷兰的养鸡行业非常现代化,鸡只的一半出口到其他国家,可是,目前还没进入中国市场。荷兰12个大型养鸡场的联合组织Orange Poultry上月已经抵达中国活动游说,本星期,继续借国王访华的东风,也再搭一趟顺风车。
这个联合组织的一位理事Mark van Gennep接受了NRC记者的访问。
记者:荷兰的猪肉已经打进中国市场,为什么荷兰的鸡只不能呢?
Mark: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手续复杂。养猪业开始得较早,但是,进入中国市场也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中国开放禽畜市场还只是20多年的时间,而且本身也大力发展禽畜养殖业,因此,对他们来说,很难理解像荷兰这样一个小国家,做得比他们好,例如在卫生方面。
目前,欧洲只有法国和波兰的家禽可以进入中国市场,但是,也局限在其中几个家禽屠宰场。
荷兰家禽养殖和屠宰业目前已经感受到压力,因为从东欧成员国、巴西和泰国等国家的进口增加,导致价格下降,销售市场缩小。
记者:国王能够解决问题吗?
Mark:我们期待能够解决吧,但是,这只是我们的开始,真正能解决的,是需要我们自己长时间和中国方面谈判。去年中国主席习近平访问荷兰,国王就表达过这个愿望,希望荷兰的家禽能进入中国市场,事后,荷兰家禽行业收到中方的一份问卷,必须就一系列问题作出回答,包括如何对付禽流感等等。
很遗憾,去年年底荷兰曾经爆发过一次禽流感,中国表示不能允许荷兰家禽进口,此后,问卷答案还在,但整个程序就停止了。
记者:什么时候能够成功呢?
Mark:假如国王能够把问题放到桌面上来,和习近平谈上一个小时,那就快了。但是,我想这是不可能的,这里有个轻重先后的问题,比如说,有人认为奶粉问题也很重要。
我们需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因此,Orange Poultry上月就曾经访问了中国,荷兰驻华使馆就建议我们,不要坐着等;于是,我们先后访问了中国的相关行业组织,甚至中国的农业部,致力建立友好关系。
记者:机会有多大呢?
Mark:我们不是出口整鸡,而是鸡腿。在荷兰,我们是吃鸡胸肉,中国人喜欢吃大腿。鸡腿,特别是鸡脚,在荷兰这里不值什么钱,但是,在中国很流行。这就有贸易的可能,而这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市场啊!
记者:但是,中国人也有家禽业啊?
Mark:是的,有。但是,他们的鸡脚没有这么多肉,而他们很喜欢吃鸡脚,甚至在加油站也有作为点心出售的。
记者: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不太景气啊?
Mark:但是,人们总是要吃的啊,肉食行业总是忽冷忽热的。
我们希望,国王能够在演讲中提一两句我们家禽业,因为在中国人眼中,国家是重要的。假如国王说了些什么肯定的话,哪怕是一两句,那就帮了我们大忙了,说不定很快就进入中国市场了。
我们希望明年可以实现进入中国市场的愿望,当然,最好不要发生禽流感。
瑞典希望加大对中国家禽出口
瑞典家禽联合会主席玛利亚向记者表示,瑞典的家禽相比较其他国的家禽产品更加健康不含抗生素。玛利亚曾在2012年访问中国,她说:“中产阶级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他们可能愿意多花一些钱买一些有质量保证的产品,那些家里有孩子的人会成为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客户,我对瑞典家禽的质量有信心,他们会满足这些人对品质的要求。”
瑞典工业部政府办公室的马克努斯也表示,瑞典政府在今年五月份正式成立一个叫瑞典之队的概念,在这个概念框架下,所有同一领域的社会各界集体合作努力,增加在此行业的出口。比如这次我们访问中国的代表团将囊括在家禽和食品行业的政府人员,企业,联合会,研究员等各界人士,从而最大可能的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加强自由贸易,增加对中国的家禽出口。也就在瑞典之队的框架下,食品界也衍生了一个’品尝瑞典味道’的概念,希望增大瑞典味道的品牌影响力,从而增加各种瑞典食品的出口。
玛利亚表示,在11月份代表团达成双边协议后,他们可能会最先向香港出口养殖鸡产品试水,然后再向中国大陆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