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涎农村市场的电商巨头远非京东一个,农村电商已被看做电商新的发力点。
艾瑞咨询[微博]数据显示,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将近一半,但网民比例只占不到30%,网络消费的比例更是不足10%;另据阿里巴巴[微博]预测,2014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到1800亿元,到2016年将突破4600亿元,呈爆发性增长。
在一片蓝海的“诱惑”下,电商巨头动作频出,圈地不断。其中颇具标志性的就是“刷墙潮”:2014年初,京东、阿里集体下乡“刷墙”引发热议,据统计,从2013年四季度到今年3月,京东在全国100多个乡镇刷了8000幅墙体广告。
2014年下半年,京东、阿里和苏宁先后公布了农村电商的战略规划。其中,阿里巴巴表示,将投入100亿元发力农村电商,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农村服务站;苏宁云商则希望,在5年内,建设1万家苏宁易购[微博]服务站,覆盖全国1/4的乡镇;此外,京东也宣布将携手中国邮政发力农村电商。
无论是京东掀起“刷墙潮”,还是阿里召开“县长大会”,都是为了加速渠道下沉,争抢农村市场。但在打响农村电商攻坚战之际,物流体系、消费观念、人才领域等问题,均需要进一步摸索和解决。
“现在农村电商面临的问题,主要在于农民意识和观念的落后:不熟悉网络,不知道网购。”李贺明直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京东将加强对自身平台的传播,“会选取一批乡村网络推广员,在农村帮农民通过网络销售产品,教会他们网购。”
在阚加云看来,目前农村网络尚不健全,网民少及网购意识也不强,农产品网络销售的效果亦还需观望。
而谈及农产品走出去的问题,品控则是最大问题。“最重要的问题还是产品质量。”刘文奎认为,“传统农户都是分散生产,以家庭为单位,产品质量难以标准化。将来,农户规模化生产、建立完整有效的质量控制流程,将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