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鸡的消化道特点合理用药。
鸡没有牙齿,味觉不发达,因此可用苦味药;鸡对味道无鉴别能力,因此添加食盐时,应严格掌握用量,以防中毒。在嗉囊流入给药时,应注意对微生物区的影响。
二、根据代谢系统特点合理用药。
药物在鸡体内代谢较快,肾小球结构简单,有效滤过面积小,对以原形经肾排泄的药物,如金霉素、硫酸新霉素等较敏感,应慎用或少用。
三、根据呼吸系统特点合理用药。
鸡的呼吸系统有特殊的气囊结构,呼吸性细支气管和呼吸膜有效交换面积大,气雾用药时,药物即可在呼吸系统发挥局部作用。因此,气雾用药也适用于鸡白痢、禽霍乱及大肠杆菌等治疗。
四、根据神经系统合理用药。
雏鸡的血脑屏障4周龄后才能发育健全。因此,有些药物,如氯化钠等极易通过该屏障进入脑组织,导致中毒,鸡对氯化钠尤其敏感,应用要特别小心,慎之又慎。
五、肉鸡与蛋鸡的用药区别。
肉鸡具有早期生长快的特点,一般6周龄即可达到出生体重的30倍以上;肉用种鸡5周龄即可达到初生体重的10倍以上。而蛋鸡一般在13周龄以上,才能达到初生体重的10倍以上。虽然肉鸡早期增重快,单离成熟期体重仍有较长的时间,且肉鸡采食量大,最高可达相同日龄蛋鸡采食量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因此,肉鸡群用药治疗时,某些药物的混饲浓度则不能等同于蛋鸡,应有所区别,如金霉素、土霉素等的应用浓度应适当低于蛋鸡,以防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