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农普宁药业有限公司
  • 首页
  • 公司展示
    公司简介 总经理致辞 企业文化组织框架 公司资质公司荣誉生产与质量 公司视频
  •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行业新闻
  • 产品中心
    抗病毒类呼吸道类肠道类球虫类肾病类育雏类输卵管炎类大肠杆菌浆膜炎类营养类增蛋类解暑抗热类消毒剂类肌胃腺胃炎类混感类真菌霉菌类猪用产品热销产品产品配伍方案
  • 客户之家
    技术服务营销网络客户风采禽业行情疾病图谱技术学习
  • 研发与开发
    专家团队科研成果研发动态
  • 人力资源
    招聘信息活动计划培训中心
  • 在线留言
  • 在线QQ
  • 联系我们
  • 倍倍安官网
客户之家   Customer
  • 技术服务
  • 营销网络
  • 客户风采
  • 禽业行情
  • 疾病图谱
  • 技术学习
你的位置:首页 > 技术学习

如何消除饲料抗营养因子

抗营养因子在饲料中的种类有很多,不同的饲料抗营养因子作用不同,而且相同的抗营养因子对不同品种的动物,作用效果也不同,相同的抗营养因子对同种动物的不同品种作用影响程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实践中,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去除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今后,应对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化学结构、活性特点、作用机理做定性、定量的研究,以更好地消除饲料中的有毒成分。

    消除方法
  1.物理方法
  ⑴加热法加热法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干热法包括烘烤、微波辐射、红外辐射等;湿热法包括蒸煮、热压、挤压等。加热法效率高,简单易行,无残留问题,成本也较低,但其仅适用于对热不稳定的抗营养因子,对热稳定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皂角苷、氰类化合物、低聚糖类等效果不佳。在加热过程中,加热不足则不能完全消除抗营养因子,而加热过度则会破坏其中的精氨酸、赖氨酸和某些含硫氨基酸,在生产中不可取。
  ⑵机械加工方法包括粉碎、去皮等。大多数抗营养因子集中在植物的某一特定位置,通过机械加工可消除,减轻其抗营养作用。例如,高粱、蚕豆,除去外皮即可除去籽实中的大部分单宁。
  ⑶水浸泡法某些抗营养因子易溶于水,可以利用这一性质将其除去。如用水浸泡,可除去可溶性NSP。但水浸泡后必须烘干,且成本比较高,生产中不方便。
  2.化学方法
  包括酸碱处理法、氨处理法以及添加特殊物质的处理方法等。这些方法可去除饲料中部分的抗营养因子。
  用2%石灰水或1%烧碱水溶液浸泡棉籽24小时,再用清水洗脱,即可除去大部分棉籽醇。研究表明,用5%尿素和20%水共同处理大豆粕30天的效果较好,脲酶活性降低90%。在生豆粕中加入10摩尔/升维生素C和0.5摩尔/升硫酸铜(CuS04),在27℃下处理1小时,可使40%以上的KTI失活,在65℃下处理1小时,可使90%以上的KTI和BBI失活。用化学方法处理虽然能节省设备与能源,但缺点是化学物质的残留,影响饲料适口性,污染环境。
  3.生物学方法
  ⑴酶制剂处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酶制剂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饲料生产,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一方面可以使饲料中抗营养因子失活;另一方面在酶的作用下,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在现阶段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酶制剂是植酸酶。研究指出,植酸酶酶解菜籽饼的优化条件为温度45℃,PH4.7,反应时间90分钟,酶浓度2.4%,在上述条件下,植酸酶解率可达60%。此外,酶还能降低食糜的黏稠度,有利于鸡对淀粉和蛋白质的吸收。
  ⑵微生物发酵
  微生物发酵法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达到去毒的效果;能对多种抗营养因子产生解毒作用;可以大量的集中加工和处理,要求的工艺设备条件很简单。
  由此可见,微生物发酵法是降低蛋白酶抑制因子最可行的方法,并且,微生物发酵同样可以破坏棉籽饼粕中的棉酚。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企业文化 | 公司资质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2015 山东中农普宁药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地址:山东省泰安市房村工业园区     联系电话:0538-8076888

鲁ICP备13026960号     技术支持:泰安云搜网络|泰安网络公司|泰安网站优化|网站